青春正当时,一起向未来。3月6日晚,第173期《成栋讲坛》“开学第一课”特辑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园林学院2021级园林专业2班何若玙、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班荆绚彧、林学院2021级生态学专业1班赵娜等3位同学在直播间里与近千余名师生生动分享了他们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志愿者的难忘经历和所获所感。


何若玙率先开讲,作为项目推广宣讲人、奥体中心赛场准备志愿者和冰壶项目社区推广志愿负责人,她分别从初识志愿、志愿经历、服务建议及服务感想等4个方面,结合大量图片为大家进行了生动鲜活的分享。此外,她还针对冰壶等冰雪项目的参与乐趣和意义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来自冬奥会现场的那份冰雪魅力。最后,他表示,不惧严寒,不畏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是我们全体志愿者肩上必须要扛起的责任,这也是她作为冬奥志愿者的工作信条。
荆绚彧分享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在朝阳区城市志愿服务站(冬奥村站)担任志愿者的点滴历程和收获感悟,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同学们再次展现了冬奥志愿服务的火热盛况。他表示:“冬奥已经结束,友谊永不落幕,虽然和冬奥的故事已经落幕,但我对志愿服务的热情未减反增。”整理思绪,继续出发,永远年轻,永远热爱,永远向未来。这是她对自己未来的美好畅想。
作为冬奥期间的冬奥知识宣讲员,赵娜围绕宣讲主题,搜集大量素材,认真准备宣讲内容,使自己能够达到在不同场合运用多种形式对冬奥知识进行更好宣讲的能力,促使冬奥知识能够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生活中。在分享过程中,她将自己在宣讲期间遇到的困难和收获的成长娓娓道来,赢得了观众频频点赞。“志愿工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无数个星星之火的微小力量汇聚成闪耀四方的温暖光芒。”她在结束前这样鼓励大家。
直播间里,氛围活跃,互动频繁。何若玙就冬奥会场馆布置如何做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分享了个人看法。荆绚彧就在服务期间最令她感动的事进行了生动描述。
参与同学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和启发,内心充满羡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材料化学专业1班胡婉钰表示:“‘开学第一课’很有意义,她们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严寒的工作环境,毫无怨言,不说苦累,坚持用青春书写志愿者的诺言,用志愿经历点缀自己的青春,内心很受感染。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都要践行志愿精神,将其不断发扬光大。”“震撼人心的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也有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虽然没能有机会亲临现场,但在‘开学第一课’中有幸聆听志愿者的真实感受,让我们对冬奥会有了更美更深的认识,内心依旧很受触动,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积极践行志愿精神,不断砥砺敢于拼搏、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园林学院2021级园林专业1班林珺瑜这样说。


据悉,本次活动作为学校“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冬奥精神,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勇于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嘉宾语录
每天都要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中,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在家门口的冬奥会贡献力量、增光添彩!——何若玙
参与冬奥志愿服务,我们奉献的是汗水,体验的是感动,净化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快乐,提升的是境界,实现的是真正的青春价值。
——荆绚彧
数万名志愿者,在为北京冬奥会工作,他们管自己叫“燃烧的小雪花”,虽然大多数志愿者身上并没有太过于惊心动魄的故事,但他们用微笑传递着善意,用坚守表达着担当。
——赵娜